021-65643739
微信ID: FDCLCRR
clcrr@fudan.edu.cn
2018年10月9日下午,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李光涵老师受邀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师生带来一场题为《实践回望: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调查方法》的讲座。
2018年5月18日下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葛承雍教授应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之邀,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记忆中的丝绸之路》的精彩讲座。
“文化景观”原是文化地理学中的概念,它强调人类的文化是动因,自然地域为载体,而文化景观则是人类文化持续作用于自然地域后呈现的结果。为填补世界遗产体系中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之间的空白
2018年1月27日,湖南省博物馆将展出《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十三至十六世纪意大利与中国的跨文化交流》作为新馆开馆特展。就在今天,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复旦大学国土与资源文化中心邀请李军教授为复旦大学师生们作出的那场精彩讲座。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创立;2000后又建立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体系,使得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更趋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制度从无到有,历经了多年的艰辛探索,在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与困惑——国家制度的完善是否可以解决地方实践中面临的所有问题?
2018年1月2日晚,清华同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中心副总工、遗产展示与利用研究所所长张谨应邀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的师生做了一场题为《文化遗产展示利用的创新思考》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杜晓帆主持。
2017年12月6日星期三下午15:30,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联合主办的复旦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讲座第16讲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北区三角地一号楼举行。
2017年11月28日星期三下午13:30,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联合主办的复旦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讲座第15讲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博物馆颖琴厅举行。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86)021-65642222
Copyright©2017复旦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