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643739 微信ID: FDCLCRR clcrr@fudan.edu.cn

关键词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师资阵容

发布时间:2023-03-29 

师资阵容

 

杜晓帆教授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文化资源研究室主持人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主持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神户大学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学、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兼任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测绘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曾任甘肃省博物馆讲解员、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特别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获得“2018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2014年全国绿色国土先进工作者”、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2016-2020年“社会服务先进个人”等奖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乡村遗产,在国内首倡以“村落文化景观”作为研究乡村遗产方法论,明确提出“乡村遗产”概念,倡导进行“乡村遗产”研究。长期从事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曾主持管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合作项目“大明宫含元殿保护修复工程”、“库木吐拉千佛洞保护修工程”、“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东亚传统纸质文物保护项目”、“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复项目”、“善行旅游:旅游促进遗产保护和人的发展项目”,全球遗产基金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国际合作项目“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与社区发展项目”等国内外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和项目。主持完成“唐蕃古道”申请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文本编制、“茶马古道”申请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文本编制,主持“蜀道”、“钓鱼城”、“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相关研究课题,主持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良渚古城遗址、新疆佛寺佛塔遗址等世界遗产地保护与发展相关研究课题。

 

出版著作《文化遗产价值论探微》、《从价值认知到保护实践──永泰庄寨》、《乡村遗产的核心价值研究──以贵州楼上村为例》、《乡村文化遗产的未来:堂安论坛纪实与贵州实践》(主编)、《世界遗产在中国》(丛书主编)、《从历史走向未来 亚太地区遗产与文化景观保护之路》(主编)、《东亚纸质文 物保护与传统造纸》(主编)等。发表中、日、英论文 40 余篇。

 

 

王金华教授中心副主任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石窟寺保护研究室主持人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岩土文物,以石窟寺保护为主。兼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岩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工程与规划所所长。获得“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一等奖和甘肃省专利奖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为岩土文物(以石窟寺保护为主)。联合世界遗产地、大学、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等发起成立复旦大学产学研一体化“中国石窟寺保护科技创新联盟”,并任首席科学家。主持多项国际、国内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包括UNESCO国际合作项目“新疆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工程”、“河南龙门石窟潜溪寺石窟保护工程”,中德两国政府科技合作项目“四川省安岳石窟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广西花山岩画保护项目”、“大足石刻水害治理工程及岩体加固工程”等。

 

出版著作《守护石窟》、《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保护研究》、《石窟岩体结构稳定性分析评价系统研究》、《大足石刻保护工程举要》、《心系石窟—岩土文物保护研究论文选》、《大足石刻保护》(主编)等。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包括“十一五”的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石窟岩体稳定性评估系统研究》、国家文物局专项《西部石窟保存状况及综合保护防治》等。发表论文20余篇,获发明专利5项。

 

王辉教授中心副主任)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丝绸之路研究室主持人。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一带一路考古与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丝绸之路考古。日本神户大学文学博士。兼任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古代城市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学术平台大遗址保护首席专家,中国文物学会纺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出土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文物技术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主持项目获得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二等奖、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文物报社“十二五”文物保护和技术创新二等奖”、2009-2010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2006-2007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2006-2007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获得甘肃省领军人才、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丝绸之路考古。主持和参与了甘肃省的主要考古调查、发掘、研究和保护工作,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包括国家重大文化专项——指南针项目“中国古代车舆价值挖掘及复原研究”、国家重大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之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区域聚落与居民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项目“战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出土文物的综合研究”和“早期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国家文物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转化与普及项目“实验室技术在出土文物现场保护和信息获取应用研究与示范——以张家川马家塬墓地为例”、美国哈佛大学white-levy基金“玉门火烧沟遗址发掘报告整理”等。

 

参与编写《敦煌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西戎遗珍: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文物》、《清水刘坪》、《早期丝绸之路暨早期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出土瓷器全集·第16卷(甘肃卷)》、《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第15卷(甘青宁新卷)》、《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史·回鹘文化卷》、《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西北通史》、《西北风格汉晋织物》等。发表论文近百篇。

 

任和昕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乡村遗产与生态博物馆研究室主持人

 

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馆长,兼任中国西部文化生态工作室秘书长、民智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贵州省文物局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驻村专家,研究方向为生态博物馆、乡村遗产。。推动创建中国第一座民办生态博物馆。2013年开始担任国家文物局“地扪—登岑侗寨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驻村专家,提出“发现乡村价值、重估乡村价值、输出乡村价值、重构乡村精神”的乡村遗产活化利用主张。

 

李光涵博士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华区研究室主持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主任助理,美国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Global Heritage Fund)中国项目主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城乡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曾主持、参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实践案例承德避暑山庄殊相寺、平遥古城保护等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关注中国西南地区传统村落遗产的保护和活化,长期在贵州侗寨开展田野工作。

 

赵晓梅副教授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建成遗产研究室主持人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乡土建筑研究与建筑遗产保护等。曾访学国际文化财产保护及修复研究中心(ICCROM)、莱顿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课题一项,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中国活态乡土聚落的空间文化表达:以黔东南地区侗寨为例》、译著《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及合著《乡村遗产的核心价值研究──以贵州楼上村为例》。

石鼎副教授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文化景观研究室主持人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日本东京大学都市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化景观保护。现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出版专著《文化景观视野中的乡村遗产保护:以都江堰灌区为例》、合著《钓鱼城遗址与同类遗址的比较研究》;发表相关中、日、英论文多篇。

 

孔达副教授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文化遗产阐释传播研究室主持人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专业硕士生导师。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对外展览与文化外交/文化软实力、遗产展示利用等。兼任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学院honorary fellow、国际博物馆学期刊Museum Worlds评论编辑。

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对外展览与文化外交/文化软实力、博物馆国际交流合作、博物馆职业伦理、遗产展示利用等。独立主持2项省部级课题,出版个人英文专著《博物馆、国际展览与中国文化外交》(Museums,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and China's Cultural Diplomacy)。

 

祁姿妤讲师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人文艺术研究室主持人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佛教美术、北朝墓室壁画、物质文化史等。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研究中国宗教美术。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美术、北朝墓室壁画、物质文化史等。参与20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外来艺术样式中国化研究—─佛塔、佛像、佛足的中国化》;出版个人专著《佛足迹寻踪——佛教美术样式的跨文化传播》;曾参与编写《五台山文化遗产》(壁画卷、雕塑卷)、《中国物质文化史•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卷》等著作。

 

侯实讲师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乡土建筑研究室主持人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乡村遗产保护、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建筑遗产保护技术等。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从事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与实践,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遗产保护、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建筑遗产保护技术等。主持或参与数十项建筑遗产保护实践,参与筹办第一届(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博览会。曾获全国十大文物保护工程和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奖、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

 

其他客座研究员与访问学者

 

迄今,已有来自国内、日本、韩国、美国、挪威、意大利、德国、印度和非洲等地区和国家的三十余名学者,长期与中心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86)021-65642222

Copyright©2017复旦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