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643739
微信ID: FDCLCRR
clcrr@fudan.edu.cn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Mosi-oa-Tunya,旧称维多利亚瀑布)作为非洲大陆唯一入选“世界七大自然奇观”的遗产地,不仅以其磅礴的地质奇观与独特的生态系统闻名于世,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与社区发展的复杂使命。2024年10月8日,世界古迹基金会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项目经理约翰·祖鲁(John Zulu)应复旦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之邀,通过一场线上讲座,系统分享了这一跨界遗产地的保护实践、跨国协作经验以及社区赋权模式。祖鲁以其十六年扎根非洲遗产保护一线的经历,揭示了如何在自然保育与文化传承之间构建平衡,同时回应全球化背景下原住民社区的生存诉求。
主讲人约翰·祖鲁
01
非洲遗产保护的困境与挑战
非洲的世界遗产地普遍面临一个矛盾:遗产的全球价值与当地社区的贫困并存。祖鲁指出,许多遗产机构(如国家遗产保护委员会)在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时,容易忽视社区的基本需求。殖民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加剧了这一矛盾。19世纪英国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兴起,英国殖民者通过划定边界、竖立围栏和制定法律,将原住民从传统土地上剥离。这些措施名义上是为了“保护遗产”,实则切断了社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剥夺了当地居民获取资源、进行仪式的权利。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案例尤为典型——尽管当地雷亚人(Leya)将其视为“力量之地”,认为瀑布是河神的居所,但1989年申报世界遗产时,仅强调了其自然属性(地质过程与美学价值),而忽略了深厚的文化意义。这种“选择性保护”导致社区在遗产管理中处于边缘地位,难以从旅游业中获益,反而因资源限制陷入贫困。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02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双重属性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当地称为“Mosi-oa-Tunya”(雷鸣般的烟雾),是世界七大自然奇观之一。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横跨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总宽1.7公里,最大落差108米,年均流量在丰水期(55万立方米/秒)与枯水期(2万立方米/秒)差异悬殊。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如峡谷的曲折形态)与壮观的自然景观(如月虹现象)使其成为研究地球科学的重要样本。然而,祖鲁先生在讲座中反复提醒听众:若仅从自然角度理解这一遗产,将错过其核心价值。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地理位置
雷亚人将瀑布视为神圣空间,用于祈雨、净化疾病和祭祀祖先。瀑布是当地多个部落的神圣之地。例如,穆库尼酋长(Chief Mukuni)定期带领村民在瀑布旁举行祈雨、净化仪式等,使用传统器具(如葫芦与矛)与超自然力量沟通。此外,全球宗教团体,如印度教、基督教、拉斯塔法里教等也将其作为灵修场所。这种“精神多样性”赋予瀑布超越地质意义的文化厚度,但现行管理体系未将其纳入保护框架。祖鲁引用学者麦克格雷戈(McGregor)的研究指出:“瀑布的神圣性不是附加属性,而是其存在的本质。”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文化与自然属性
03
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遗产保护面临着挑战,尤其是如何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同时,尊重和保护当地社区的文化传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瀑布周围的社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旅游活动带来了经济收益,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过度开发和不当管理也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造成了破坏。必须找到一种平衡,既能保护遗产地的自然和文化价值,又能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当地居民在遗产保护中起着关键作用。社区成员不仅是遗产地的守护者,也是其价值的传承者。通过参与式管理,社区居民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到遗产保护中来,同时也能从中获得经济和社会利益。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两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社区发展基金、提供就业机会等,以鼓励社区居民参与遗产保护。
04
跨界合作与制度框架
作为跨境遗产,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管理涉及赞比亚与津巴布韦两国协调。两国政府建立了三级联合管理结构:
1.部长级联合委员会:由两国旅游或环境部长主导,每年会晤一次,审批重大政策;
2. 联合技术委员会:由遗产专家、教科文组织代表组成,每季度讨论技术问题(如水质监测、游客管理);
3.联合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运营,成员包括社区代表、旅游公司及环保机构,重点协调垃圾处理、非法砍伐等具体事务。
部长级联合委员会合影
祖鲁在讲座中坦承,这种合作充满挑战。例如,两国在旅游开发上存在竞争——赞比亚一侧因地形较高,枯水期游客稀少,而津巴布韦凭借主力瀑布(Main Falls)吸引更多流量。此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常因忽视生态影响引发争议。然而,通过定期会晤与透明协商,两国成功避免了“零和博弈”,核心经验是“将遗产福祉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05
社区参与实践:Lwande混合农业项目
1. 项目背景
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两国政府与一些国际组织合作,建立了社区发展基金,为当地居民提供小额贷款和创业支持。在教育与培训方面,提高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和技能十分重要。政府和一些非政府组织定期举办培训班,教授社区居民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此外,还提供了一些职业技能培训,如酒店管理、导游服务等,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就业能力。
培训班
为缓解社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祖鲁团队于2014年启动“Lwande混合农业项目”。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周围的社区居民主要依赖于出售旅游产品为生,这些产品通常是从遗产地内的树木中雕刻而成,这对遗产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们开发了混合农业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另一种生计方式。
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可持续农业改善穆库尼村居民的生活,保护环境免受森林砍伐的影响,并为妇女和青年创造就业机会。该项目不仅有助于保护遗产地的自然环境,还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2. 项目的实施过程
首先,他们对社区居民进行了农业管理培训,教授他们如何选择作物、管理作物以及寻找市场。接着,他们向社区居民分发了农具,并指导他们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此外,他们还通过拖拉机耕作准备了土地,共耕种了约9公顷的土地。社区居民种植了卷心菜、辣椒、红薯等多种作物,并成功地将这些作物销售到市场和超市。
社区居民参与农业培训
3. 反思
项目初期成效显著:村民收入提升,森林砍伐减少,妇女获得经济自主权。然而,祖鲁在讲座中揭示了这一项目的挑战——政治干预。地方政府为宣传政绩,频繁组织媒体与官员参观农场,忽视传统领袖(如酋长)的权威。穆库尼酋长以“未尊重传统治理体系”为由禁止村民参与,导致项目废弃,农田荒芜。这一案例凸显了“遗产政治化”的风险:当保护项目成为政治工具时,社区信任与可持续性将荡然无存。
政府干预
06
遗产管理的多维反思
在反思遗产管理时,需重构传统范式以实现自然与文化价值、社区权益与制度框架的有机统一。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案例揭示,其作为雷亚人“力量之地”的神圣属性与地质奇观同等重要。通过文化资源调查方法(Cultural Mapping)系统性记录口述史与生态禁忌,传统知识体系(如季节性资源采集规则)被整合至科学保护框架,推动遗产申报从单一自然属性转向“自然─文化复合”模式。
遗产管理需纳入四类群体:政府机构、旅游公司、学术机构与本地社区。祖鲁特别强调“社区不仅是利益相关者,更是决策主体”。 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改革联合管理委员会时,纳入传统领袖席位与妇女代表,并将“资源使用禁忌”等规范写入保护条款。例如,雷亚人关于枯水期活动限制的古老戒律,经验证与生态脆弱期吻合,最终成为官方条例,体现本土智慧对现代管理的补充。
非洲世界遗产基金(African World Heritage Fund)的实践表明,直接经济收益是激励社区保护的关键。 “混合融资”模式要求将门票收入10%注入社区基金,用于教育与小额信贷。赞比亚卢萨卡国家公园将门票收入用于修建学校,使社区直观感受到遗产的价值。
遗产机构常陷入“保护至上”与“发展优先”的争论。祖鲁认为,答案在于“尺度管理”:核心区严格保护生态与精神空间,缓冲区允许适度农业与生态旅游。例如,维多利亚瀑布周边可划定“文化缓冲区”,允许村民在特定季节采集药用植物,同时禁止商业开发。
交流
Q1:两国政府如何在社区层面实现合作?津巴布韦与赞比亚的社区是否联合行动?跨国合作面临哪些主要挑战?
尽管两国政治体制与法律框架不同,但通过三级联合管理机制(部长级、技术级、场地级)实现了有效协调。旅游业竞争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利益冲突是最大挑战。例如,津巴布韦曾计划在瀑布边缘修建观景台,而赞比亚担心此举破坏生态完整性。通过联合技术委员会的透明协商,最终改为建设离岸观测点。社区合作方面,两国定期举办“跨界文化节”,邀请雷亚人与津巴布韦的托卡族(Toka)共同展示传统仪式,强化文化认同。但社区参与仍受限于资金与话语权,需建立常设的“社区联络办公室”以促进日常沟通。
Q1:Lwande混合农业项目从启动到失败历时多久?培训由谁主导?传统领袖与政治力量如何影响项目结果?
项目筹备耗时1年(2013-2014),实施阶段为3年(2014-2017)。培训由专业农业机构ASNAPP主导,内容涵盖有机种植、市场分析及财务规划。25名参与者中,70%为女性,包括穆库尼皇家机构(Mukuni Royal Establishment)的代表。项目初期成效显著,辣椒年出口量达150吨,社区收入提升40%。然而,地方政府为政治宣传频繁组织参观,忽视酋长权威,甚至未协商便宣称项目为“政府政绩”。穆库尼酋长以“违反传统治理程序”为由禁止社区参与,导致项目停滞。由此可见遗产项目必须尊重本土权力结构,政治干预需以文化敏感性为前提。
Q3:瀑布被列为自然遗产,但其文化属性未被官方承认。非洲专家如何看待这种割裂?是否有计划推动双重遗产认定?
世界遗产公约的刚性分类是主要障碍。1989年申报时,评审团认为“文化实践无法量化”,故仅以地质标准通过。近年,赞比亚正联合ICOMOS重新评估,通过“文化景观”概念整合雷亚人的精神实践。例如,将祭祀遗址、岩画群与瀑布地质数据共同提交,证明文化活动的时空连续性。南非马蓬古布韦(Mapungubwe)遗产地已成功通过类似路径,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提供参考。重新申报需平衡学术严谨性与社区诉求,避免将文化价值简化为“旅游噱头”。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86)021-65642222
Copyright©2017复旦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