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643739
微信ID: FDCLCRR
clcrr@fudan.edu.cn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价值研究及展示利用联合工作
招募完成
8月5日,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启动了2023“‘重’走北碚夏坝——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价值研究及展示利用联合工作营”招募活动,本次工作营得到了来自复旦大学及西南大学十余个专业同学们的响应与支持。所有简历经过了老师们的仔细阅读和充分讨论,最终拟录取来自复旦大学及西南大学13个专业的21名学员。具体事宜及相关要求主办方已经通过邮件联系各位同学。
本次工作营的同学包括复旦大学文博系4人,新闻与传播学院1人,外文学院3人,历史系1人,法学院1人,化学系1人,管理学院1人,高教所1人,马克思主义学院1人,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1人,西南大学农学院3人,民族学1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1人,重庆籍社会人士1人。本科生14人,硕士5人,博士1人,已毕业1人。
在此感谢大家对本次工作营的关注与支持,感谢每位参与报名的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工作营和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的活动。第一阶段的开营仪式和线上讲座安排如下(免费向感兴趣的听众开放):
讲座老师简介
钱益民
复旦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
郑劲松
西南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副馆长
刘重来
西南大学历史系教授
重庆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卢作孚研究中心成员
龙世和
北碚区博物馆文史专家
王 弘
复旦大学历史系校友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展览策展人
杜晓帆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主持人
侯 实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讲师
孔 达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
缪慧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张 煦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生
张 璇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硕士生
工作营简介
基于每位同学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参考各个学科在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复旦大学在抗战内迁重庆办学期间以及后续的相辉学院办学时期,各个学科的发展历史、主要人物及其贡献,为准确认知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文化遗产价值,做好旧址整体保护与展示利用等建言献策。
此外,工作营将资助表现优秀的营员“重走夏坝复旦旧址”,实地对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北碚博物馆、西部科学院旧址、卢作孚纪念馆、北碚公园等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调研,并与北碚当地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围炉座谈”,深入了解各个学科在抗战内迁时期的发展及其意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86)021-65642222
Copyright©2017复旦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