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643739
微信ID: FDCLCRR
clcrr@fudan.edu.cn
/ 第一讲 /
/ 内容简介 /
权杖产生在距今一万年前,是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文化特质。最初权杖作为工具或兵器出现,后来随着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加快衍化出新的功能,即作为社会上层人物秉持的礼仪用具和具有“魔力与威能”的王权象征。权杖之发展,犹如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类社会自进入铜石并用时代以来,各大陆之间的族群迁徙、文化交融与互动,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变革及观念意识的传播与扩散。
/ 主讲人 /
李水城,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1982)、硕士(1988)、博士(1996)。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99)、哈佛大学(2000、2015)、英国剑桥大学(2006)、牛津大学(2016)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客座研究员、“外国考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British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编委、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编委。
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西北史前——青铜时代考古、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盐业考古、农业考古、冶金考古、环境考古。
/ 主持人 /
王辉,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一带一路考古与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 第二讲 /
/ 内容简介 /
内容主要分三部分:一、认知转变:科技中长期规划战略研究;二、道路反思:新时代的要求与前辈遗产,主要是李济、郑振铎的有关学说,及文物工作方针的提出;三、介绍曾经发表的论文《跨越重点 引领未来——试论文明探源工程》,为今后的科技专项课题提供参考。
/ 主讲人 /
孟宪民,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曾任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副司长、博物馆司司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发表论文数十篇、合著《中国古钱谱》《大遗址保护理论与实践》。
/ 主持人 /
/ 主办单位 /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一带一路考古与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 讲座时间 /
13:30-18:00
/ 讲座地点 /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北区亚洲青年交流中心(青书馆)二楼Room 8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86)021-65642222
Copyright©2017复旦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