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643739 微信ID: FDCLCRR clcrr@fudan.edu.cn

关键词

第二站丨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之三

发布时间:2023-09-19 

 

复旦学子的百年护‘旦’记——保护我们的校园遗产

 

 徐婉君、江明圆、赵美馨

 

 

校园遗产是众多文化遗产中的一种,亦是国家、社会与教育发展进程的见证物。2013 年 4 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宣布了该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为“教育的遗产”(Heritage of Education),藉此呼吁社会关注以往比较不受注目的校园遗产。

 

对于几乎天天在学校学习与活动的青少年而言,相较于其他遗产,校园遗产与他们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对校园遗产的认识,或许更容易加深他们对于文化遗产的理解,激发认同感。为此,来自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的徐婉君在为西外初中部分享文化遗产知识时,特别策划了校园遗产讲座会,以复旦大学的校园遗产“相辉堂”及其周边建筑为例,跟同学们分享了“复旦学子的百年护‘旦’记——保护我们的校园遗产”,让学生了解校园遗产对于个人、学校、社会乃至国家的意义。

 

讲座会一开始,徐婉君便问在场有哪位同学到过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给予他们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通过与学生的开场交流,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后,再慢慢地介绍复旦大学的建校沿革,相辉堂及其周边建筑与环境的变迁,最后从中展开复旦学子百年来保护校园遗产的精彩故事。

 

讲座内容主要分成三大部分:复旦大学的历史、相辉堂及其周边建筑的沿革、相辉堂的遗产价值和保护的意义。通过分享保护相辉堂及其周边建筑的实例,从而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思考校园遗产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有助于学生认识校园遗产的价值,了解不同主体对于遗产价值认知的差异。

 

 

▲ 学生们专注聆听

 

1918年,李登辉校长去南洋集资了15万资本,在江湾买了块地,即是今天复旦之基础。第一男生宿舍(相辉堂)落成,之后以其为中心展开建设的建筑有景莱堂、简公堂、相伯堂、佩琳院、奕柱堂、马锦明楼、子彬院和寒冰馆。

 

相辉堂最早是作为复旦大学男生第一宿舍,建于1922年,之后毁于战火。战后的1947年,学校在原来的地方重建,并以“登辉堂”命名,文革期间改名为大礼堂。1985年,逢复旦大学校庆80周年,为纪念创办人马相伯和李登辉校长对于复旦的贡献,遂改名为“相辉堂”。

 

相辉堂建于纷乱的年代,见证了近代中国百年以来的变革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复旦大学历史、上海市历史乃至中国高校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相辉堂不仅仅是复旦大学和复旦师生的文化遗产,也是上海市和国家的文化遗产。

 

不同主体对同一处遗产的价值有不同的认知,对于“复旦大学”来说,相辉堂见证了复旦百年历史,是复旦的形象Logo和精神象征,也是校园景观;对“上海市”而言,她是上海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历史文化地标”;对于“中国”而言,她见证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近代高校的发展史和教育史,也是中国高等院校面向世界交流的窗口。站在“复旦师生”的角度,相辉堂更多是复旦人的精神家园。曾经有多少个毕业典礼、研讨会、名人讲座会(美国总统里根、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艺人刘德华、梁朝伟)等活动在这里举行,成为师生共同记忆的场所,是一代代复旦人的精神家园。所以说相辉堂及其周边建筑与环境是复旦大学迁址江湾后早期校园的主体,见证了复旦大学早期的发展和历史,也最能体现复旦大学的人文精神和气质。

 

 

2013年暑假,相辉堂关闭进行第四次修缮,修缮后的相辉堂应该如何重新定位,使今天的相辉堂能够与过去和未来连接,成为2016年复旦文博系“文化遗产研究专题”课堂上同学们探讨的个案。在授课老师杜晓帆教授的指导下,师生经过多次的价值探索、讨论,最终结论:“建筑应该为使用它的人服务,相辉堂也不例外,相辉堂建造之初,并不是作为象征物,相辉堂的未来应该是被使用,而不是仅仅作为象征物存在,实用价值是其存在的最大价值。”2018年,重新开放的相辉堂成为学生文艺活动场所,实现了其最有意义的实用价值,使相辉堂基于马相仲与李登辉的精神价值上,进一步扩大遗产与当今社会连接的价值。

 

讲座会上,主讲人通过建校历史人物马相伯和李登辉忧国忧民、为教育事业奋斗的感人故事,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相辉堂及其周边建筑与环境百年来的变迁,也播放由刘大白填词、丰子恺作曲的复旦校歌,藉此告诉学生校园遗产除了看得见的有形遗产,也可以包含一些看不见的无形遗产,尤其是精神遗产。历经漫漫一个世纪,相辉堂从战火中走向和平,并逐步发展到今天,迎来送往数代莘莘学子,为中国培育无数的人才。而马相伯和李登辉遗留给复旦最大的遗产就是他们为教育为民族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交流活动

 

“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你们的学校最值得保护的是哪些地方?为什么?你与ta有什么故事呢?”讲座进行到最后时,主讲人邀请听讲的同学也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分享的作业早在讲座会的前几天由上海西外学校历史组赵美馨老师给学生布置,旨在通过学生与校园故事的分享,学习和加深对于“校园遗产”概念的认识。分享方式很简单,要求他们事先选取一张对自己有情感价值的校园照片,然后在会上告诉同学们:校园里的哪个地方是他认为最值得保护、最具有意义和最有价值?为什么?

 

这个作业正好也回应了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杜晓帆教授在第二场的分享“文化遗产与我们”中,所谈到的文化遗产的情感价值。从情感的角度出发,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精神需求。赵美馨表示,杜教授在讲座会上所提的情感价值感动了许多学生,发现文化遗产并非遥不可及,也可以是与自己密不可分的生活场所。以情感价值的角度来理解文化遗产,学生能更好地阐释文化遗产对于他们的意义,也更容易把保护遗产的种子种在他们的心田。以下是几位学生的分享:

 

 

▲ 学校操场的意义深远,因为在这里阮宇杨与他的同学们一起参加了校园运动会,挥洒汗水,共同分享喜悦之情。更重要的是,部分同学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西外,因而照片中的有些同学如今已不能朝夕相处,使得定格时空的照片增添一份情感。

 

 

▲ 黄加淇同学认为学校的大礼堂对自己最有意义,缘于西外建校十周年,她在这里曾经表演小提琴演奏的经历。从观众到表演者,大礼堂对于她而言更蕴含了自己独特的回忆。每当回想起自己在台上演出的场景,总能感受到快乐。

 

 

▲ 对于校学生会部长张博悦同学而言,在校门口执勤不仅是一项学生自主管理工作,也使得自己与学校校门的联系更为紧密。他说:“西外承载着我们的希望与未来。我爱西外,她给我们以生长的平台,成长的机遇,树人的经历。在这里,我们磨练自我,锻炼自我,我珍惜当下的学习环境,不断修正自我的树人之路。”

 

 

▲ 一张小学五年级毕业合影,串联起了畲菲洋和班级同学与学校教学楼之间的关系。尽管小学四年级时才来到西外,但是与同学们和老师们相处一年的点点滴滴使得这张照片中的人、物、地都弥足珍贵。

 

 

▲ 黄敏恩、伍业玮同学认为,感恩节当天与同学们一起吃蛋糕、汉堡和薯条使得自己平日里学习生活的教室更多了一分不一样的欢乐。大家共同庆祝节日,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共同的记忆。

 

 

▲ 西外的学生大多都是住宿生,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候是和同学们与老师们共同度过。因此,每一位同学过生日时,班级同学都会共同庆祝,姚予曦同学过生日时也不例外。大家一起吹蜡烛、吃蛋糕,也赋予了平日里上课的教室以更丰富、更难忘的记忆。

 

 

▲ 陈映宇同学分享了西外的“百果园”——初中部志愿者服务实践基地。他作为团委首届青年志愿驻守者,在这里他见证了百果园四季的变化。他说:虽有时弄得满手是泥水,但我看到了志愿者们肯吃苦、爱拼搏的校园精神。我爱“百果园”、我爱“西外”。

 

 

▲ 戴天睿同学分享了自己第一次来西外时的留念,转眼他在初中部求学已有两年有余,他说,他喜欢西外随处可见、随手可读的读书氛围,他越发喜欢这里。

 

 

▲ 史秉鑫同学分享了最近的一张照片留念,他说这是在植物园秋游时的留念,这个“六”的手势串联起了初二6班深深的情谊。

 

结语

 

对于同学们的分享,复旦大学文博系本科生四年级的江明圆有感而发。他说,在交流互动的题目设置中并没有指定必须有人物形象的出现,只是指出“最值得保护的是哪些地方”,而同学们带来的照片中不约而同的都有自己的形象出现在画面上。这正说明了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人”:有人们的参与、互动,文化遗产才有其价值和意义。相辉堂以马相伯和李登辉两位老校长的名字命名,正是告诉我们,没有一代代复旦人对于复旦校园的建设,就不会有相辉堂的诞生。从同学到美国总统里根,所有人在相辉堂的活动,都在层累的形成相辉堂的历史与遗产价值。“人是文化遗产的灵魂”正是我们要传达给各位同学的理念。

 

 

▲ 江明圆给同学做总结

 

讲座反馈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86)021-65642222

Copyright©2017复旦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