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643739 微信ID: FDCLCRR clcrr@fudan.edu.cn

关键词

文化传承︱文化遗产走进中学校园

发布时间:2019-11-09 
       文化遗产不仅是一门研究过去的学科,而且是一门指向未来发展的学科。所以,杜晓帆教授认为到中学校园做讲座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希望从少年教育开始,让新一代的学生去思考这个民族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我们现在面临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在文化遗产中得到启示和解答。
       作为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嘉定市民修身大讲堂和上海市嘉定区启良中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活动,2018年6月26日,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杜晓帆教授给启良中学的八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一场题为“文化遗产与我们”的公益讲座。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社会服务部汪峰、嘉定区文明办未成年人和志愿服务科科长石磊、九三学社嘉定区委秘书长、区教育局督导室副主任曹葆红参加,启良中学副校长胡文耕主持活动。
图1 杜晓帆教授
       启良中学创办于1904年,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优良教育传统的百年老校,地处嘉定城区,为四年制公办初级中学。
    
图2 启良中学
       讲座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开始。杜老师提起“上海人与上海认同”这个话题,他询问在座的同学如何来证明自己上海人的身份,是通过外表、户口、祖籍,还是会讲上海话?说到上海,想到的是繁华的外滩、市民生活的石库门、代表当下的陆家嘴,还是代表上海早期历史的青龙镇?通过一系列的问答互动,引入文化遗产的概念。
图3 外滩
图4 青龙镇遗址出土长沙窑瓷器
       大量该类贸易瓷器的发现,佐证了青龙镇在唐宋时期起已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
       什么是文化遗产?同学们所熟知的可能是一些优秀的古代书画作品、精美的青铜器、金银器,又或者长城、故宫、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地。这些地方现在已经成为旅游胜地,很多同学们都去过,可是当被问到“我们为什么去长城?长城对我们、乃至中国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时候,大家却一时回答不上来。杜老师鼓励大家多做这样的思考,而不是抱着一种“大家去我就去”的心态。
图5 同学们在认真听讲
       还有一类文化遗产是同学们比较陌生的——历史城市。当城市变成文化遗产,变成要保护的对象时,我们应该怎么去对待它?杜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了威尼斯、罗马、巴黎等城市的例子,这些城市的风貌几百年来基本没有变化,尽管维持这样的状态意味着市民们并不十分便利的生活。这样的坚守源于他们内心对文化遗产的需求。
图6 罗马
       回到我们自己的身边,上海提篮桥街区,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犹太人聚居区,这里一度居住了3万名逃难到上海的犹太人。提篮桥承载这样一段历史:上海人民在自身面临巨大战争压力的同时帮助了其他国家的苦难民族。而由于各种原因,提篮桥街区的现状并不尽人意。关于提篮桥是该保留,还是拆掉建成高楼大厦?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大多数同学都支持予以保留。
图7 提篮桥风貌区
       除了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某个具体的物品,它更是一种过程、一种技艺,这个过程和技艺就是我们要保护的对象。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落在人的身上。杜老师联系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指出节日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杜老师团队正在进行的《中华博物志》研究项目,刚刚结束对全国多地端午节俗的调研,他给大家讲述不同地方的端午节俗,同学们发现原来端午节不仅仅就只是吃粽子、划龙舟,它的缘起应该是人们通过健体强身来应对自然和节气的变化。
图8 苏州端午节俗
       杜老师还给大家讲述他在日本气仙沼市的经历。这个城市在遭遇了2011年的大地震和海啸之后,重建工作虽然历时了4年之久,但城市依然处于一片废墟之中。而获得了救灾援助金后,市民们首先选择修的不是自己居住的房屋,而是那些承载共同记忆的老建筑和公共场所。一位卖章鱼烧的老爷爷,自己和夫人还在帐篷里营业,依旧支持把钱用于修建公共建筑,老爷爷是这样解释的:如果这些具有记忆的房子重新修复起来了,我们会增强生活下去的勇气,我们会觉得我们祖先的选择没有错,这个地方虽然有灾难,但是我们可以度过这个灾难,重新生活。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是为了自身的精神需求,而不是为了外来者。所以说“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需求,人是文化遗产的灵魂。”
       杜老师为文化遗产总结了三点用处:“知识与技艺”、“生存智慧”、“和谐、美和多样性”。每一个人的知识、经验以及思想,全部获取自过去的事物,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也就没有未来。
图9 地扪村
       一个人如果喜欢文化遗产、喜欢艺术,他的内心会变得柔软和善良,一个善良的人肯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有着基本圆满的人生。通过讲座活动,同学们对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明白了文化遗产就在我们身边。在物质生活渐趋丰裕的今天,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和传承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就是我们的滋养,它之于我们最大的意义就是一种精神的意义。
图10 讲座现场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供稿
文字/张可儿
摄影/张可儿
注:图2、4、7来自网络,图1、3、5、8、9、10来自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86)021-65642222

Copyright©2017复旦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