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643739 微信ID: FDCLCRR clcrr@fudan.edu.cn

关键词

文化传承丨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活动第一站•上海继光高级中学(三)

发布时间:2019-04-27 
       本学期,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开展了一项面向青少年普及文化遗产知识的长期公益活动——“文化遗产进校园”。该项活动以高校与中学联合组织为特色,以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主动性为目标,通过开办讲座和共同授课的方式搭建青少年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交流的通道。
 
近代上海给我们留下的建筑遗产
       2019年4月26日上午,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在上海继光中学开展了“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公益活动的第三场讲座。本期讲座由复旦大学文博系讲师侯实主讲,主题为“近代上海给我们留下的建筑遗产”。
主讲人:侯实
       本场讲座意在引导同学们通过历史建筑了解上海的历史,进而思考作为文化遗产主要类型之一的建筑遗产的核心价值所在。讲座伊始,侯实老师以近期正濒临拆除的历史建筑为引,向同学们介绍了黄浦路110-112号、120号和178号这三栋兴建于20世纪初的港口建筑。
       两百余年间,它们见证了殖民势力与本土资本在上海的商业角逐,见证了上海“以港兴市”逐步成为一座世界大都市的过程,但现在正面临被推平的命运。每一座历史建筑,不仅承载着宝贵的历史记忆,本身所蕴含的建筑学价值也殊为珍贵。因此,保护建筑遗产,必须从全面认识建筑遗产的价值入手。
讲座现场
一、上海的历史
       上海的历史以近代开埠为界分成了鲜明的两段。开埠前的历史可以追溯至6000年前,考古调查已经在上海发现了福泉山古文化遗址、崧泽古文化遗址、广富林古文化遗址、马桥古文化遗址等数个新石器时代的大型文化遗址。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唐代中期(8世纪)政府设华亭县,上海才有了明确的行政建置。南宋末年(1267年),政府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上海”自此沿用至今。
       明清以来,手工棉纺织业和沿海沙船运输业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各地来沪的移民骤增。大量的商业移民推动了在沪移民同乡组织的形成,这便是会馆。这些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民间组织,不仅是推进上海城市近代化的重要动力,也奠定了近代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的基调。
       开埠前的上海当地建筑以会馆建筑最具代表性。据考证,从1654年关山东会所建立之后的300年间,上海历史上曾有会馆(公所)400余座。这些会馆(公所)绝大多数都是各地商帮来沪经商后集资兴建。受会馆性质的影响,不同外地移民的会馆都独具特色。如徽宁会馆、北钱业公所、潮惠会馆、三山会馆等。会馆公所是为促进各地旅沪商帮经济活动而兴起的,也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带到上海。各地不同风俗习惯的交汇融合,为海派文化的最终形成创造了条件。
二、徐家汇的建筑遗产
       1843年,殖民者垂涎于上海的区位优势和贸易基础,选中上海作为第一批开埠城市之一。作为早已受到天主教影响的徐家汇地区对舶来文化更易接受,这里陆陆续续建起了一系列的文教机构,徐家汇藏书楼、观象台、博物院、徐汇公学、启明女中、南洋公学、震旦学院、复旦公学、土山湾孤儿院等等这些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机构都是开埠后在徐家汇地区建设起来。集合了科学文化机构、教育机构、宗教机构和慈善机构的徐家汇地区为近代中国文教事业的进步贡献了巨大力量,也是近代海派文化最初的孕育地。现今,徐家汇已经成为上海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虽然大多数历史建筑整体保存完好,然而四周竞相比高的楼厦已经严重破坏了原本的历史风貌。
    
徐家汇主要建筑遗产原址与规划完成的徐家汇历史长廊
 
三、外滩的三个时期
       开埠以来,外滩风貌不断变化,根据建筑风格大概分为三个时期。
       1843-1895年期间的第一代外滩,建筑风格以英国乡村式或殖民地外廊式为主,建筑外围有一圈长而宽的立柱围廊是最大的标志,学者推测可能沿袭了南亚殖民建筑的风格,建长廊以遮阳。
1849年的外滩
       1895-1919年时期为第二代外滩,由于地价上涨,水泥等新材料的引入,近半外滩建筑重建为三四层至六七层不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出现了向近代建筑过渡的折衷式。
第二代外滩
       1920-1937年为第三代外滩,怡和、汇丰、江海关、沙逊等11幢建筑又翻建,体量增加,8层以上高层几乎占了一半,出现了立面简洁的早期现代派,内部设施也更趋完善,汇丰银行最早使用冷暖气设备。这一阶段已经基本形成现在的外滩格局。
第三代外滩
 
四、租界的扩张
       在外滩更迭换代的同时,上海市租界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张。上海租界主要分为公共租界(工部局管辖范围)和法租界(公董局管辖范围)两部分,为了维持租界的公共秩序,租界内部出现了承担法院功能的会审公廨,维护治安的巡捕房,武装军队万国商团等政治组织。开埠后,近代科技的传入大大提高了都市生活的便利水平,煤电、自来水、电报电话等在上海普及开来,宰牲场、跑马场这类西方世界常见的功能性建筑也在上海出现。
       由于租界的迅速扩张,华界只能偏安于老城厢和闸北地区。租界市政建设的发展与传统的华界形成了鲜明对比,19世纪70年代,仿效租界改革市政建设和管理体制的行动在华界逐步展开。在短短的一二十年间,华界也有了电灯、煤气、自来水等基础生活设施,1985年设立的南市马路工程局是直接模仿租界工部局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市政机构,至1905年,该局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户政、警政、工程三个部门的综合管理机构,名为“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闸北地区绅商为了抵制租界扩张,设闸北工程总局,1912年建闸北市,设闸北市政厅。
市政机关管辖范围(阴影区域)
       依托沪宁、沪杭甬铁路线以及廉价的土地、人力资源,民族工商业在此辖域内迅速发展起来。到20世纪20年代末,闸北华界地区有较大工厂256家,为全市较大工厂566家的45.23%,形成缫丝、化工、制药、印刷、粮油加工、机器制造、玻璃、搪瓷等20多个行业,已被誉为“华界工厂发源之大本营”,并成为华界近代文化中心之一。
 
五、外国移民对近代上海风貌的影响
       除了为上海带来近代教育方式、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的城市制度,大量外国移民的进驻对近代上海风貌带来的影响直接反映在建筑风格中。
1.外廊式风格:
       殖民地外廊式,也被简称为外廊式(Veranda Style)或殖民地式(Colonial Style),这种建筑风格来自于西方人在印度、东南亚的殖民地,是为了适应热带气候而创造出的一种形式,在欧洲本地并不常见。在上海出现的外廊式风格建筑主要受英国乔治王朝一世(1714-1830年)和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建筑风格的影响。乔治时代风格的特点是立面整齐的柱式外廊;维多利亚时期则盛行连续半圆券立面,后期大量使用红砖清水墙进行立面装饰。
乔治时代和维多利亚时代建筑立面构图
礼和洋行
 
2.移植欧洲的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主要流行于19世纪50年代后期到19世纪末,一方面是因为殖民地外廊式风格随着演变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则是移植欧洲建筑风格的趋势不断发展,西方建筑师的加入逐渐缩短了与正规欧洲建筑的差距。这一类型的建筑具有鲜明的文艺复兴风格特征,强调立面构图,强化中间入口。
上海张园俯瞰图
 
3.新古典主义风格:
       西方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产生于18世纪中叶的新古典主义运动,在风格上主要表现为将古典建筑中的元素抽象化为符号用于建筑装饰中,多使用艳丽丰富的色彩,并通过塑造粗与细、雅与俗的对比优化视觉效果。开埠后在上海建造的汇丰银行大楼、外贸大楼(怡和洋行)、有利大楼、海关大楼等都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
    
汇丰银行大楼(1877年) 外贸大楼
 
4.现代主义风格:
      现代主义风格建筑更加重视建筑本身的实用功能,强调建筑的合理性、经济性,反对建筑的附加装饰,认为建筑的美在于其外部造型与内部空间的一致性及建筑形式与功能、材料、结构和施工工艺的一致性,并主张用工业化生产来解决社会对大量性建筑的需求。
吴同文住宅
 
5.装饰艺术派风格:
       装饰艺术派风格建筑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这种流派强调造型的秩序感和几何感,采用几何块体、重复线条以及曲折线的表现形式和简洁的几何构图,常用明亮且对比强烈的颜色来彩绘。20世纪中叶,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建筑开始影响上海。
    
中国银行大楼 锦江饭店
       此外,风格各异的花园洋房也是近代上海建筑的一大特色,包括仿古典式、乡村别墅式、西班牙式、美国殖民地式、混合式立体式及现代式等多种风格。
 
六、上海本土的建筑风格
       除了受西方影响的建筑,上海也有反映本土建筑风格的里弄建筑。上海的里弄建筑,始于19世纪60年代前后,主要有老式石库门、广式房屋、新式石库门、新式里弄、花园里弄和公寓里弄建筑等几种类型。
 
1.老式石库门
老式石库门建筑大量的吸收了江南地区民居的式样,平面和空间更接近于江南传统的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保持着正当规整的客堂,楼上有较为安静的内室,还有传中式建筑中常见的两厢。这种建筑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因此得名“石库门”。
    
石库门建筑示意图 石库门
 
2.广式房屋
      19世纪末叶出现的一种比较简陋的单开间两层楼房屋,外形类似广东的旧式房屋,被称为广式房屋。起初集中在虹口、杨树浦一带,后来盛行于沪西、南市。
    
广式房屋示意图
3.新式石库门
       相比于老式石库门,新式石库门建筑逐渐采用西方房屋的结构、装修设备和新颖建筑材料,一栋三层,以单开间为多,有灶间或亭子间,还装有卫生设备。建筑用人字屋架和山墙,上做水泥压顶,外墙嵌灰缝清水墙面,部分用水泥或汰石子粉刷。
    
新式石库门示意图 四明村石库门住宅
 
4.新式里弄
       新式里弄考虑了通车与回车的需要,以铸铁栅栏门代替石库门没有了。屋面一般采用机制瓦代替传统的小青瓦,门窗已改用钢材。山墙改为包檐,外墙采用机红砖嵌灰缝,墙的下层勒脚采用汰石子。室内水、电、卫生设备已较为齐全,有些还安装了煤气和水汀取暖设备。
    
新式里弄示意图 涌泉坊内建筑
       浦东近代民居除了受江南地区,尤其是苏州香山帮的匠作体系影响外,也多受开埠后传入浦西的外国建筑样式的影响,尤其是浦东高桥、川沙一带,大量的营造商在浦西从事营造业,返乡后修建的民居受其影响更甚。这种民居的特征是平面仍按照传统建筑的格局,按轴线对称,以天井为中心形成一正两厢或多进院落,有时会在两侧增加附房。立面上则大量采用青砖、红砖、水刷石、罗马柱式等近代以来的典型装饰。
    
浦东近代民居样式示意图
       在讲座尾声,侯实老师谈到了上海的“外号”——“魔都”,这个词取自日本文人村松梢风在1924年出版的作品《魔都》。一个“魔”字生动地体现了旧上海复杂多样的历史面貌,展现了国际大都市上海包罗万象的特质。将近100年过去了,具有标识性意义的“魔都”已经悄然成为了上海的代名词,拥有全新和丰富的内涵,但有一点承接了从前:象征着挑战与机遇并存、容纳多种文化的上海,拥有着令人向往的魅力。上海的建筑遗产见证并记载了这个城市两百年多年来的继承与改变,保护建筑遗产,正是保护上海海纳百川、多元融合的文化魅力。
 
继光中学学生听课反馈
       讲座中列举了上海许多有代表性的建筑,自徐汇公学到石库门建筑,从四行仓库到外滩边的万国博览群,这座融万千风格于一身的城市,承载着无数历史,而同时它仍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记录着现在与将来。
——学生王晶晶
 
       这次讲座内容上是比较充实的,亦让我体验到了大学老师的上课方式,是一次不可多得的体验。开头以马桥文化、华亭县为引,叙述了上海从古至今的变化历程,然后来到了主题,上海的遗产建筑。虽然我对建筑并不精通,但是其中亦是有许多让我惊喜的地方。侯老师的讲座让我真切感受到上海历史与建筑的魅力,希望以后可以近距离看看这些老房子。
——学生李林森
 
       上海的每一处历史建筑经历世间的沧桑——建立、毁坏、重铸,它们的背后见证了上海的翻新。上海创造的无数个历史上、文化上的第一,无一不反映了上海从小县城在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中咸鱼翻身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这次的讲座使我更了解我生活了17年的地方,对这“魔都”的感情愈加深厚。
——学生蔡晶璇
 
       整个课堂中给我留下最深的影响便是历史建筑不仅是是上海城市遗产的重要瑰宝,其建筑风格和功能也较为全面展示了上海的城市精神与风貌这一观点。我由此而感悟到,一个优秀的历史建筑应在满足建筑的审美价值的同时,还应实现人文历史内涵的意义。
一堂课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通过这样一堂生灵活现的课,身为高中生的我们在了解了建筑学的价值之后,我们更应该将建筑学背后的城市精神与文化传承下去,维护好身边这些珍贵的遗产。
——学生张沈宁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摄影/张可儿
文字/翟如月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86)021-65642222

Copyright©2017复旦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