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643739 微信ID: FDCLCRR clcrr@fudan.edu.cn

关键词

会议简讯| 复旦大学文化遗产保护高峰论坛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石窟寺保护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8-11-06  阅读次数:1646

 

       中国石窟寺是丝绸之路上见证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质性遗存,石窟寺保护与修复的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水平。为顺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进一步突破石窟寺文物、遗址保护的瓶颈,2018年11月4日至5日,“复旦大学文化遗产保护高峰论坛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石窟寺保护论坛”在上海举行。


图1参会嘉宾合影

       此次高峰论坛由复旦大学主办,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联合承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石窟专业委员会、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提供支持。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黄克忠,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家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曲永新,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兰立志,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余江宁,云冈石窟研究院副院长卢继文,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天铭,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周明生等相关文博单位、高校的专家代表,和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关心中国石窟寺保护的各界人士共百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分享成果,交流经验,探讨问题,为新时代石窟寺文物的保护研究、管理利用等献计献策。

 

  • 11月4日 09:00—12:00  

开幕式及主旨发言

       开幕式上,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孙英民和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系主任陆建松分别致辞。

       刘承功表示,复旦大学非常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一直在推进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和社会实践。近年来,学校结合双一流建设,大力布局文化遗产学科的发展。他强调,希望通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石窟寺保护”主题的研究,更好地开展“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文明互鉴,共同推进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图2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致辞

       孙英民表示,石窟寺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石窟寺遗存涵盖了政治、哲学、思想、宗教、艺术、建筑、科技、医学等重要信息。当前,石窟寺保护面临着地质灾害、环境灾害和旅游带来的威胁,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他认为,这次文化遗产高峰论坛的召开和“中国石窟寺保护科技创新联盟”的成立,将有助于推动石窟保护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图3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孙英民致辞

       陆建松表示,国家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视、投入和推动,为文博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复旦大学文博系不断增强文物保护研究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力量,引进了众多专业人才,为复旦大学建立了一个文化遗产的学科高地。他期待,今后文博系能与全国的高校和文博单位有更多合作交流,共同为中国文博事业的繁荣发展努力。

图4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系主任陆建松致辞

       黄克忠先生主持“中国石窟寺保护科技创新联盟”签约仪式。该联盟由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发起,旨在联合国内相关机构和企业,强化学术研究和交流,共同为攻克石窟寺保护难题提供相应的人才及技术支持。


图5“中国石窟寺保护科技创新联盟”签约仪式现场

       开幕式结束后,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北京大学教授李崇峰作了主旨发言。

       王旭东院长以敦煌石窟与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为切入点,分享了七十多年来在几代敦煌人的共同努力下,敦煌研究院逐步形成的以保护、研究、弘扬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和基于价值完整性的平衡发展质量管理模式为重要内容的发展经验。此外,结合近年来敦煌的预防性保护体系建设,就中国石窟寺保护的目标导向、学术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公共文化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图6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

       黎方银院长结合大足石刻的保护实践和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抢救性保护与保护理念的价值取向进行发言。他表示,在实践工作当中,抽象性、概念性的文物保护理念和原则,难以涵盖文物保护对象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他提出,要客观评估文物受到现实安全威胁的程度,坚持思与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根据文物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对文物保护理念的价值要求做出取舍,树立动态、发展的保护理念。

图7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

       李崇峰教授就印度、中国石窟寺中常见窟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他认为,中原北方石窟寺是汉化了的印度石雕建筑,窟前木构建筑作为石窟寺的门面,在保护研究佛教石窟寺时应予以更多关注。他强调,石窟寺保护不仅要关注表象的物质的层面,也要关注贯穿其中的历史文脉和人文因素。石窟寺保护人员除了要对文物价值有一定的认知外,还要对文物的保存环境和历史状况进行研究,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质量。


图8北京大学教授李崇峰

 

 

  • 11月4日 14:00—17:40  

论坛 

       4日下午,云冈石窟研究院研究员卢继文、复旦大学研究员王金华、上海大学教授黄继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严绍军、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天铭、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余江宁、北京联合大学教授陈悦新等专家,就石窟寺的保护材料与技术研发、学术研究与规范标准、人才培养与对外合作、经营管理与合理利用、佛教艺术与人文精神等方面展开论述。详细发言内容敬请期待下周推出的论坛纪要。

图9论坛现场

 

  • 11月5日 09:00—12:00 

 专家发言及研讨

       在5日上午的研讨中,黄克忠、马家郁、曲永新、兰立志等老专家分别作了重要发言。


图10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金华主持讨论

       黄克忠先生提出,价值认知是石窟寺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基础,要更加重视石窟寺的文化与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包含了文化多样性、文化传统的延续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等内容,它主要表现在石窟寺体现的民族文化、地区文化、宗教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方面所具有的价值。社会价值是指因特定人群的认同而产生的凝聚力量,包含记忆、情感等内容,主要体现在它所具有的教育功能等方面。对石窟寺来说,是指在知识的纪录和传播、文化精神的传承、社会凝聚力的产生等方面所具有的社会效益和价值。黄老希望石窟人共同努力,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石窟保护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方法论,使石窟寺遗产价值与当代社会更好地融合、创新。

图11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黄克忠

       马家郁先生简要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石窟寺保护科技工作的历程,强调国家“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对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的巨大投入为石窟寺保护科技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国家文物局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十一五”和“十二五”文物科技保护规划的制定,为石窟寺保护科技工作的迅猛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马老指出,解决石窟寺保护难点问题不能完全照搬其他行业、领域的成熟经验和方法手段,需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建议要从精细和微观上取得突破。


图1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马家郁

曲永新先生就全球气候变暖、强降雨引发的石窟寺渗水灾害加剧的预测和预处理,人类工程活动对石窟寺病害的影响和治理研究,酸性降雨对窟内石质文物影响的微观标志与作用机理研究以及酸雨长期作用下乐山大佛捶灰保护壳选择溶蚀与性质蜕化的宏观微观研究四个问题,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石窟寺保护课题提出了新的思路。


图1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曲永新

兰立志先生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从碎裂岩体加固技术、板状危岩体加固技术、石窟危岩体监测问题、无损检测技术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目前石窟寺保护中石窟危岩体技术的改进,并将自己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尝试的实验进行了分享,同时对后辈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图14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兰立志


图15论坛现场

       本次高峰论坛的召开,是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加强学科建设的一次最新尝试,是国内学者对中国石窟寺类遗址保护与研究的一种有益探索。
       “中国石窟寺保护科技创新联盟”的成立,将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石窟寺保护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期待中国石窟人用文化遗产的语言共同讲述的“一带一路”故事,使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丝绸之路沿线的更多国家和地区。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供稿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86)021-65642222

Copyright©2017复旦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