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643739 微信ID: FDCLCRR clcrr@fudan.edu.cn

关键词

会议纪要 | “ 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 ” 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六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7-09-14  阅读次数:2269

.

无人机拍摄会议大合照

 

       2017年8月24-25日,主题为“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六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的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顺利召开。来自中国、韩国、日本三国的高校及文博单位共计四百多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
       恰逢学会成立十周年之际,此次年会在三国范围内首次在高校举办。会议期间,围绕“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这一主题,在复旦大学主会场共有三十二位代表演讲报告,一百四十余位代表作海报发表,内容涵盖建筑、壁画、岩土、陶瓷、纸张、玉器、青铜等不同文化遗产类型。既有综述回顾,也有案例解读,从不同视角解读了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与方法,分享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在遗产保护修复方面的应用。另外,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木结构建筑保护技术”分会场。

 

 

我们在此掇菁撷华,选取主会场部分内容,整理成文与读者先行分享。

 

主旨发言:


中韩日三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观念发展

       在主旨发言中,中、韩、日三国代表分别梳理总结了各自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金华以《中国石窟寺保护的现状与展望》为题,介绍了中国石质文物保护工作五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他认为,中国石窟规模庞大,内容丰富,历史传承脉落清晰,自成体系,在我国文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保存状况和保护工作也独具特色。中国石窟保护工作基本代表了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和水平,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以环境清理及除险工作为特点;第二阶段,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以多学科合作科研成果为支撑的综合性保护工作为特点;第三阶段,二十一世纪以来,以预防性保护与大规模本体修复为特点。总结五十年来的成果,目前我国在石质文物保护理念和原则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在石窟寺岩体锚固技术、石窟渗水病害精细勘察技术、石窟寺保存状况无损与微损探测技术、壁画保护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比较成熟的成果。与此同时,价值发掘不够、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缺乏行业发展规划、关键保护技术还未有所突破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韩国建国大学教授韩京淳以《韩国佛寺建筑彩绘保护方案》(한국사찰건축채색의 보존방안)为题发表主旨讲演。他以数个韩国佛寺壁画的修复案例为基础,对安东凤亭寺释迦牟尼殿壁画、全罗北道金山寺弥勒殿壁画、康津无为寺极乐殿壁画的保护修复过程进行分析,介绍了韩国从“照搬西方国家保护经验”阶段(1980-1999),逐步发展到“重新思考制定方案”(2000-2016)阶段的历程。着重强调东亚各国需要根据东方佛教题材壁画的特点,展开保护修复工作。韩教授认为壁画是所在建筑墙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体保护让壁画丧失生命,原址保护是未来需要着重攻克的难题与研究方向。

       日本东北艺术工科大学教授成濑正和在《基于仪器分析的正仓院宝物之材料调查》(機器分析による正倉院宝物の材料調査)的主旨报告中,介绍了日本正仓院所藏文物的仪器分析工作与研究成果。自1982年起,正仓院的科技保护工作人员就开始采用多种仪器对藏品进行无损检测分析,这些仪器包括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EDS扫描显微镜、可见光反射光谱仪、荧光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起初,检测对象仅有石质、金属、颜料等无机物,自2005年起,检测对象扩大至粘合剂、染料、丝绢等有机材料。其成果不仅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文物材料的演变,也促进了日本文物保护修复领域技术的发展。

       在随后的主题发言环节,各国代表的报告既有建筑遗产、石质文物、洞窟壁画、遗产环境等不可移动文物,也有青铜器、玉器、陶瓷、纸张等各类可移动文物,着重通过案例,解读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在不同类型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实践中的应用。

 

主题发言: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复(建筑遗产、石质文物、洞窟壁画、遗产环境)

       在建筑遗产保护及其材料探索方面,浙江大学教授张秉坚介绍了应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之邀,针对故宫养心殿建筑材料的研究工作。他对养心殿燕喜堂、体顺堂和东围房等建筑的几十个灰浆样品进行了多种技术的综合检测分析,检测项目包括灰浆的体积密度、吸水率和孔隙率、矿物成分、元素组成、钙含量、砂泥的质量比和粒径分布、淀粉和蛋白质等有机添加物种类、纤维成分等。旨在了解皇家建筑灰浆的材料配方和相关工艺,以便为养心殿后续修复工程提供关于建筑灰浆传统工艺和修缮历史的基础数据。

       同济大学研究员戴仕炳介绍了在中国已失传的“风吹”石灰传统技艺。明崇祯十年出版的《天工开物》记录了中国古代石灰主要以两种方式消解制作:一为“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风吹),一为“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黏合”(水沃)。其研究证明,“风吹”石灰,尤其是含有一定杂质的石灰岩烧制的生石灰,通过风吹后形成的熟石灰具有强度高、快凝、微膨胀等特点,其强度高于“水沃”。从北宋到明末,“风吹”石灰很可能是建筑用的主要石灰类型,保障了诸如长城等宏伟工程的建造。他倡议,亟需对明代及之前石灰灰浆开展系统研究。

       日本关西大学教授西浦忠辉在汇报中介绍了位于爱媛县的重要文化财——定光寺观音堂建筑的瓦作保护工作。瓦作是日本木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老旧瓦作的保护和再利用是其探索的重要内容。自1980年开始,通过屋外曝露试验发现,使用有机硅树脂处理过的平瓦在20年后依然保有防水功能,并且在保护工作结束35年之后,没有出现因表面风化和微生物沉积造成的变色问题,状态依然良好。而利用环氧树脂和填充物修复的轩丸瓦,其填充、粘贴、成型和着色部分的劣化程度则很高。伴随整个过程的周期性监测工作,在探索文化遗产修复合成树脂材料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石质文物的保护方面,上海大学教授黄继忠主要介绍了其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他以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为例,针对石窟寺的毛细水与渗水侵害问题、石窟岩体失稳、雕像风化残损以及污染问题开展了综合研究,研究内容涉及无损或微损检测技术在石窟保护中的应用,石窟水分来源综合探查技术,石窟岩体稳定性分析,石窟危岩体治理关键技术,石窟文物表面有害污物清除技术,石质文物防风化保护和施工工艺。项目最终在评估方法、监测、检测技术、保护技术、设备装置、材料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建立了较为完善系统的保护技术体系与工作方法体系,提升了中国石质文物保护的技术水平。

       韩国国立庆州文化财硏究所学艺士丁珉镐和高松文化财保存硏究所代表崔畯现,均以韩国庆州南山烈岩谷磨崖佛像作为研究对象。此尊佛像重80吨,面朝地表,鼻子距地面仅5厘米。丁珉镐主要从佛像的保存环境、地形植被,佛像石质成分、倾斜状况、风化破损现状等各个层面入手,利用FLAC 2D对佛像的安定性进行了全面评估。崔畯现则以如何扶正佛像为课题,介绍了安全运输大体量文物的技术方法——通过制作强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的外部护罩,利用气缸机组传达压力将其放置于轨道上进行运输,并实时监控测量数据以确保安全。此外,韩国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的李明成也介绍了其在缅甸开展的石刻保护工作。

       东京文化财研究所的森井顺之介绍了2014年被认定为日本国家重要文化财的罗汉寺无漏窟的保护工作。他的团队记录了窟中500罗汉像的尺寸大小、安置状况,不同尊佛像的石材、风化速度、盐类析出的差异等所呈现的不同保存状态。通过在石窟东西两面设置检测仪,对无漏窟不同方位分别在冬夏两季的温湿度差异进行检测,结果认为直射光、太阳光的照射量会大幅度影响窟内温度及空气湿度。在此研究基础上,他们为罗汉寺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保存管理规划,考虑各类风险要素为其制作分区保护规划。此外,日本京都大学、中国东南大学的鉾井修一也介绍了其针对南京城墙开展的保护修复探索。

       在壁画保护、特别是颜料彩绘方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陈青介绍了其团队在清代官式彩画的保护工作中,所发现的颜料的时代特征和变迁过程。清中期到晚期是建筑彩画颜料变化的重要时期,通过对普佑寺、安远庙、殊像寺、溥仁寺、宿迁龙王庙、北京故宫燕喜堂、恭王府、沈阳故宫、武陟嘉应观、清西陵昌陵、清东陵裕陵等地现存彩画进行颜料分析检测,明确了清中期至民国(18世纪中期-20世纪早期)建筑彩画的颜料使用情况,为古建筑彩画的断代提供了科学依据。报告同时也将彩画颜料术语与颜料成分进行了对照。

       韩国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学艺士郑惠泳介绍了韩国的传统彩绘颜料。她认为在洋绿、洋青等西洋颜料的大量使用下,韩国传统丹青颜料面临失传的危机,建筑物颜料也逐渐被现代化学颜料取代。在此背景下,其研究团队采用韩国本地红白黄三种土壤,利用“水飞法”制作红色五种、黄色四种、白色四种传统颜料。对其物理特点,诸如粒子大小进行测量,并分析了不同成分的含量与颜料的遮盖力、延展性、显色度、稳定性、耐候性等方面的关系。

       此外,韩国株式会社文化遗产技术研究所的金智巧介绍了乌兹别克斯坦宫殿壁画的数字修复实践。韩国忠北大学的李华树也介绍了百济时代墓葬壁画的保护修复工作。

       围绕遗产环境和损害肌理主题,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汪万福汇报了近年来中国在文化遗产生物退化及防护领域的发展现状。生物退化与生物降解是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均能引起生物腐蚀问题。通过解读几处世界遗产地的生物病害现状、损害肌理和防治对策,汪万福强调,文化遗产地的生物退化防止与研究,必须引入生态学思维,运用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新方法新技术,以及加强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等理念和举措。此外,北京大学副教授周双林以义乌春秋战国古井遗址为例,介绍了糟朽木材原址保护的病害威胁与保护方案。

       韩国传统文化大学校教授郑容在主要介绍了在柬埔寨普拉比图寺以及老挝洪南西达庙的环境监测和微生物防治工作。东南亚国家雨季长、降雨量大,季风气候和生物因素对当地的遗址保护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普拉皮图寺和洪南西达庙是东南亚地区著名的遗址建筑,在不同程度上都遭受到了微生物侵蚀问题。研究团队致力于开发植物来源生态友好型杀灭剂,通过喷雾的方式,使得附着在建筑上的生物膜自动脱落,去除率达到90%,并对人体无害。

       日本东北艺术工科大学教授石崎武志在汇报中指出,日本东北、北海道等积雪寒冷地区保存有大量的历史遗址,积雪融水渗透问题对遗址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研究团队选择了积雪地区一处古代孩童墓葬进行雪水渗透的研究。通过在洞穴内设置照相机进行延时摄影,以及对周围地下水位、土壤单体积含水量的测量,结合水分移动解析模型发现了该墓葬内部水渗透和气温的关系。气温升高后,雪水对遗址的渗透会延迟1-2天,3月份之后积雪减少,延迟时间会增加到3-4天。积雪融水渗透研究对今后进一步构建寒冷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重要启示。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岳永强的报告。他从人文精神角度,通过回溯麦积山石窟的保护历程,传递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师徒传承、甘于清贫寂寞的“工匠精神”在石窟艺术保护与传承中的意义。给与会者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感动与震撼,也充分展示了传统技艺在现代文化遗产保护中无可取代的价值。

 

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复(金属、玉器、陶瓷、纸张)


       在青铜器文物的保护修复方面,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成小林介绍了一批湖北出土的楚国贴金青铜饰片金箔成分及制作工艺的科学研究。通过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三维视频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气质联用色谱仪等仪器,对金箔的元素含量、厚度、色差、纹饰提取、光泽度、贴金箔方式、纹饰的制作工艺等方面展开系统分析与研究;并与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曾侯乙墓、马家塬墓地、哈密巴里坤西沟等地出土的金箔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楚国金箔具有厚度最薄,纹饰最精细、最繁缛,亮度最高、抛磨最细的特点。湖北省博物馆的江旭东也介绍了现代科技手段在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分析,特别是在确定制作工艺中的应用。

       日本奈良大学教授今津节生介绍了青铜器修复中的新技术,近年来,X射线CT成像技术(简称X-ray CT)被大量引入东亚地区多种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实践当中。今津教授简单回顾了X-ray CT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研究成果,并着重介绍了日本佛教阿修罗夹纻塑像利用X-ray CT技术探明受损原因的案例。通过将1894年塑像的老照片与最新X光成像图片进行对比,明确了阿修罗左臂曾经被修复过的经历。今津教授强调现行的X-ray CT技术不仅能够探明文物损坏原因,同时能够提供完整的3D数据,从而为文物修复履历的建立、修复技术的研究、展示和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辅助。韩国公州大学的赵南哲介绍了韩国传统铸铁技术的相关研究和探索,并探讨了传统技术启发现代生产、影响市场生产的可能性。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王荣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类玉器——透闪石-阳起石玉器和蛇纹石玉器,认为这两种玉器存在着玉质异常脆弱的现象,其埋藏环境不仅包括以往认知的酸性环境,还包括中碱性环境;其成因机制既包括风化淋滤成因,又包括以往被忽略的钙化成因。此外,玉器入土埋藏前的人类行为会使玉器结构发生变化,并在其后的入土埋藏过程中使得玉质变得更加脆弱。其报告结合考古背景资料对玉器材质、器形、纹饰、工艺、功能进行基础研究,分析在地域视角下古玉器风化性状及机制,综合中西方修复理念对玉器的修复进行了再思考。

       故宫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曲亮主要介绍了运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对清代铜胎珐琅的珐琅釉、瓷胎釉上彩的瓷釉等低温铅釉进行的分析、对比与初步研究结果。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掐丝珐琅、画珐琅和珐琅彩样品中含有硼元素,而粉彩样品中并不含硼。其他的一些分析技术,例如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 (EDXRF)、显微共聚焦拉曼、实体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也被用来对样品元素成分、晶体结构组成、样品显微结构进行分析,并以此对几类样品进行原料与绘制工艺的综合对比研究。

       故宫博物院馆员马越介绍了对故宫竹香馆印花裱糊纸工艺的研究。裱糊作,为中国传统工艺,是清晚期“八大作”之一,流行于北方,多装饰在顶棚、墙壁、窗户上,用于屋子的保温、采光、防尘。竹香馆位于宁寿宫,为乾隆时期所建,馆内二层耳房顶棚装饰有六层印花裱糊纸,存在着纸张发黄、脱落、变脆等问题。在对竹香馆中的印花裱糊纸进行整体揭露后,研究团队截取小份样品进行研究,通过对六层裱糊纸的纹饰元素和纸张纤维形态的分析,探明了每一层所用颜料的原料及纸张类型,从而为明确不同时期的裱糊纸工艺提供了依据,也发现了中西方印花纸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此外,日本株式会社修美的宇都宫正纪、日本东北艺术工科大学的大山龙显也分别介绍了日本纸质文物修复的技术与实践。

       此外,作为对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有效补充,上海博物馆的吴来明从博物馆环境监测角度,探讨了馆藏文物保护的理念与方法。以上海博物馆为例,吴来明强调了预防性保护理念对于馆藏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进而强调博物馆风险管理、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的价值。日本筑波大学的松井敏也强调了环境振动和空气质量对于考古遗址博物馆的意义,进而强调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口头发表之外,此次会议的另一大亮点为会场周围的一百四十余张主题海报展示。中、韩、日三国代表以海报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各自领域的文化一百四十容涵盖建筑、石质文物、壁画、彩塑、金属、陶瓷、纺织品、绘画及纸张、木制品,以及文物保护技术、设备等不同方面。总体来说,此次海报发表质量颇高,与口头发表难分伯仲,二者互为补充,呈现出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遗产保护盛宴。

       两天的会议话题广泛、内容丰富,构建了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通过研讨更为明确:为了推动东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进步,需要东亚各国增进交流,共享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继承和守护昨日的传统技艺时,引入必不可少的现代科技,为明天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创造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路。


更多会议详情,请关注后续会议论文集。。。。。。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86)021-65642222

Copyright©2017复旦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