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643739 微信ID: FDCLCRR clcrr@fudan.edu.cn

关键词

讲座纪要 | 复旦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讲座06手工艺遗产:关于传统知识传播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4-01  阅读次数:2286

       2017年3月29日星期三下午13:30,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联合主办的复旦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讲座第六讲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光华西辅楼106举行。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迈克尔·赫兹菲尔德教授作了主题为“手工艺遗产:关于传统知识传播的思考(Crafting Heritage: Thoughts on the Transmission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的演讲。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刘朝晖教授主持讲座并为赫兹菲尔德教授颁发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聘书,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讲师赵晓梅博士对讲座内容进行中文综述。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徐亮主任、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纳日碧力戈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文化人类学潘天舒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研究专员余华博士、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博士后菲利普·徳姆根斯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讲师石鼎博士与孔达博士等出席活动。

 

迈克尔·赫兹菲尔德教授(左)和刘朝晖教授(右)

 

内容摘要:

       有关遗产的话题大多都围绕着“物”——大到建筑纪念物,小到工艺品。其他的遗产研究对象被视为是“无形的”,尽管民族学者时常试图固化无形遗产现象,但在社会现实中并非如此。为避免这种错误分类方式,产生了一种研究视角:重点关注生产劳作,尤其是生产者本身——工匠和学徒。但由于存在对“教”“学”本质的预设——徒弟是“被教授”工艺,这项研究同样变得复杂起来。事实上,工匠相互之间的妒忌与竞争,加之对自己娴熟技术的骄傲,使得徒弟不得不首先学会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其次才是学习工艺本身。此外,在确认徒弟的忠心之前,工匠们甚至会有意防备徒弟学得太多。基于希腊和泰国的案例,赫兹菲尔德教授将分析这些社会动态过程,在比较研究的理论框架下思考它们对于手工艺遗产研究的意义。

 

讲座现场

 

从工艺到艺术?

FROM CRAFT TO ART?

       赫兹菲尔德教授谈到,人们通常将工艺(Craft)与艺术(Art)进行区分,而对于人类学者来说,二者是没有区别的,就像我们没有区分高级文化(High culture)与低级文化(Low culture)一样。他认为将两者进行区分的观点映射了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局限了我们的思想。作为人类学者,教授想做的就是消除这种殖民主义的思想,消除这种在我们思想上的殖民。

      他说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遗产进行“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的区别,其实两者的概念并不存在很清晰的划分,以唱歌为例,它其实是把人的思想物质化,变为一首歌曲。所有的工艺其实都是匠人将自己的思想,尤其是想象,物质化而形成一个物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也与思想产生较多的、密切的联系,融合在思想的形成之中。

 

讲座中的赫兹菲尔德教授

 

全球价值等级

GLOBLE HIERARCHY OF VALUE

       现阶段, UNESCO引领下的世界遗产概念,其实有很深的西方根源,这种西方根源也成为中国不断效仿的模式,尤其是美国模式。就UNESCO “世界遗产”、“非物质遗产”的清单来看,遗产价值评判体系仍以西方思想为主,西方的遗产数量也是其中占比最大的。如今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但是从世界遗产名录总量来看,第三世界的遗产地数量还是很低,这样的现象是值得思考的。同时,现在时常提到的中产阶级,他们的思想在很多时候都影响到我们对遗产的定义,中产阶级一直说他们认为工艺与艺术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体力劳动、一个是脑力劳动,而教授认为脑力劳动其实也是一种体力劳动,都是劳作的过程,脑力劳动寓于体力劳动之中。

 

赵晓梅博士对讲座内容进行中文综述

 

学着做人、学着观察

LEARNING TO BE, LEARNING TO SEE

       换个角度来看,联系到我们在高校中的学习会发现,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要听老师怎么说,更多要有自己的思考,就比如在学习手工艺中,作为一个学徒,他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学习工艺而是如何“做人”。其实,许多工艺产品看上去一样,但师傅和学徒很有可能采取了不同的工艺技术,只是最终达到看似一致的视觉效果,所以我们看见的东西可能与之实际的产生过程是不同的。工匠的艺术作品,其实表现了自己很隐藏的反抗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这样隐藏的反抗来使我们的思想发生变化,更富创造力的表达与阐释。如绘画、摄影,其实我们对于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的表达,不同的艺术家都会有不同的诠释,而这个过程就是crafting our minds。同时,教授又谈到高校之中的师生的关系以及学习和教授的互动的过程,他认为,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需要互动的,需要学生的反馈,最好的学习过程其实是老师与学生间的辩论,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每一个事物都有其双面性。比如说传统,当其被看作是古典和经典之作时,人们就会对它加以赞赏;但如果是在很多人看来是“低俗”的,人们就会对此嗤之以鼻。同时,教授也谈到了从垃圾理论来看待遗产和博物馆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认定的遗产价值其实是动态的,没人知道它在过去被怎样看待。这里,博物馆可以被看作一种反社会的存在。我们认为它是社会重要的一部分,其实它把原来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剥离其存在环境而展陈在博物馆里,割裂了物品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

 

 

希腊克里特岛RETHEMNOS 小镇的案例研究

GHV: THE CASE OF RETHEMNOS (CRETE, GREECE)

        赫兹菲尔德教授进一步探讨了文化财富的含义。比如一个美好的小镇里有座保存完好的教堂,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重要文化遗产或文化资产。由于当地的穷人没有更好的原材料,所以住宅用当地廉价的一种工艺来进行装饰,那住宅是否还属于遗产的范畴?教授还举了其他几个例子来说明对遗产的认知,也用了一些图示来说明工匠和学徒之间的关系:在工匠教授技艺的过程之中,很多时候跟学徒的关系都比较微妙。工匠有时会故意让学徒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无趣,但其实这是工匠的一种计谋。一方面他认为需要让学徒克服这种无趣来学好这个工艺,另一方面这样做也能确保自己的工艺有所保留,不完全教授给学徒。他谈到在希腊问卷调查时,询问当地人对工匠教授学徒的过程和方法的看法。问卷的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的态度有很大差异,可以看出在手工艺遗产的继承问题上性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主流的观点还是被以男性为主的意识形态所影响。其实现今很多工匠和学徒的关系变化很大,师傅往往要求学徒迅速掌握技艺,所以跟传统的教授方式有所不同。

       而后,教授从欧洲的案例回到了亚洲泰国的金匠和珠宝工匠。泰国的案例和之前有非常大的差异,一方面是因为泰国所关注的手工艺所采用的原材料是非常珍贵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泰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不同的,这就会影响到工匠和学徒之间的关系。在泰国的案例中,每一个店铺中,或者说在每一个学徒系统中,很多人都有非常密切的社会联系,比如说亲属关系,他们与希腊的案例非常不同,他们之间不会有抗争关系,彼此都会相互的交谈、探讨技艺的传承问题。但另一方面,两个不同店铺的店主不能探讨技艺的问题,而且一个商店的店主不能带着顾客去另一个商店,因为另外一个商店的店主会认为顾客是另一个商店派来的间谍。教授还讲到了泰国的一个传统,工匠所祭祀的对象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祖先,还有原来居住在房屋里的人的祖先,他们认为这些也是保佑他们手工业能够成功传承下去的对象。


从嫉妒到竞争精神

FROM JEALOUSY TO COMPETITIVE SPIRIT

       最后,教授总结:探讨工艺问题时不免夹杂许多政治因素,工艺的传承问题会被性别和其他社会关系所影响。工匠之间的竞争体现了利己主义,多数案例中工匠之间的联系与工匠之间的传承方式联系十分密切。即使是亲属之间的技艺教授,也并不是双向的,而是有严格的规则,只是工匠本人未必能意识到。很多工艺都在不断变化,如今许多传统工艺都涉及现代技术,比如计算机设计等过程。基于一切工艺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教授质疑所谓的“传统工艺”是否真的存在。从遗产思辨的角度来看,我们对遗产的研究应该关注遗产所表达的社会关系,关注遗产所表达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联系。在高校之中,师生关系和工匠师徒关系其实也是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教学或许可以从工匠的传授中得到灵感和启发。

        接下来赫兹菲尔德教授沿着遗产的话题谈到有关社会结构的问题。他认为社会结构对遗产的定义和遗产化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思考是哪些人群在遗产化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说遗产化与欧洲的物权、所有权的思想就有很密切的关系。以工人阶级为例,工人阶级的孩子在学校会不断地模仿老师教给他们的“比较好”的行为。他们会受到这样的影响,所以建立起一种标准,这种标准其实与他们原先个人之间的自我认同相背离。回到工艺上,工艺的生产过程也如此,如果我们只是遵循别人的思想、审美,工匠就会缺失了自我个性、思想。他也提及工厂生产的产品与手工作品的区别,谈到如果只是工厂大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会逐渐失去了手工艺的技能。

 

讲座现场同学踊跃提问

      

        随后,纳日碧力戈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讲座现场座无虚席,问答环节,师生发言踊跃。最后,再次感谢赫兹菲尔德教授带来的精彩演讲。

 

讲座参考文献:

[01] Michael Herzfeld.  The Body Impolitic: Artisans and Artifice in the Global Hierarchy of Value [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02] Jean Lava.  Apprenticeship in Critical Ethnographic Practice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

[03] Dorinne K. Kondo.  Crafting Selves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04] Harry Braverman.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M].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4.

[05] Paul Willis.  Learning to Labour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

[06] Paul Willis.  Skilled Visions: Between Apprenticeship and Standards [M].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2007.

[07] Michael Herzfeld.It Takes One to Know One: Collective Resentment and Mutual Recognition AmongGreeks in Local and Global Contexts//Richard Fardon (ed.). Counterworks [M].London: Routlege,1995.


【活动预告】 复旦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讲座第八讲将于2017年4月5日在复旦大学博物馆颖琴厅(相辉堂西侧)举行,由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博士后菲利普·徳姆根斯基带来主题为“城市空间的转型困难:青岛老城区的历史与近况”的中文讲座,敬请期待。


本稿由复旦文博系硕士研究生周紫檀整理、撰写

照片由复旦文博系硕士研究生邓云、徐婉君拍摄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供稿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86)021-65642222

Copyright©2017复旦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