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643739 微信ID: FDCLCRR clcrr@fudan.edu.cn

关键词

论坛纪要 | 复旦大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暨“方家聚首辩物华——文化遗产保护与活用价值思辨”主题论坛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17-06-20  阅读次数:2341

方家聚首遗产日

       2017年6月10日下午,复旦大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暨“方家聚首辩物华——文化遗产保护与活用价值思辨”主题论坛在邯郸校区光华楼思源报告厅顺利举办。为庆祝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和复旦大学博雅学社,依托“一带一路”大背景,紧扣遗产日活动主题,共同举办了本次论坛。

图一:主持人杜晓帆教授介绍到场嘉宾


       论坛邀请到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先生、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创会会长耿莹女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张廷皓先生、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先生。会议由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杜晓帆主持。复旦大学校长助理陈志敏出席并致辞。此外,还有多位相关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

图二:复旦大学校长助理陈志敏致辞


       本次论坛活动旨在搭建开放、多元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多方领域专家提供交流对话的机会,通过学术讨论提出问题,通过思想碰撞融汇观点,在拓宽文化遗产研究视野的同时促进“一带一路”大背景下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思源厅中辩物华

       思源报告厅位于复旦大学光华楼最高层,厅内座位呈环形摆设,四位文化遗产领域的大方之家坐在环形的中心位置。论坛首先由四位嘉宾轮流发表主题演讲,然后由主持人和嘉宾一起进行对谈交流。六月的上海正值梅雨季,论坛开始顷刻,窗外突然倾盆大雨。绵连的雨帘似乎隔绝了安静的会场与窗外那繁华的现代化都市,也洗净了与会观众内心的浮躁,使所有人专注于享受这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图三:论坛现场


辩价值:莫负物华天宝

 图四: 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先生


       乌丙安教授今已89岁高龄,但仍然步伐稳健,声音洪亮。他拒绝了主持人请他坐在原位发言的请求,坚持与其他嘉宾一样走到演讲台前站立演讲。“我们的事业督促我们活的越来越年轻”,他笑谈道。果不其然,接下来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耄耋老人立刻容光焕发。

乌教授是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泰斗,历经大半个世纪风雨。无论身处动荡还是和平年代,他从未放弃过民俗学和民间文化学的教学和研究,言语间对生活的乐观和对事业的热爱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06年,不久后“非遗”的缩写使之为大众所熟悉,一度成为年度热词。但是直到如今,依然有许多人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基本的认识,时常有人将其与民间工艺品混为一谈。谈及这些现象,乌老难免痛心,但仍不厌其烦地从“非遗”最基本的概念界定娓娓道来。

图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张廷皓先生


        “如果我们对文化遗产是无知的,很可能会对其价值认识不清,而对价值的认知是我们保护文物的起始。有了正确的认知,才可能有正确的行为。”张廷皓研究员在发言时也一再强调价值认知的重要性。

       张廷皓先生曾任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丰富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使他深刻地认识到: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是一切保护工作的前提。在演讲中,他讲述了发生在2015年的一起由于对文化遗产价值认识不清而险些酿成的悲剧。

大运河申请世界遗产成功后,某地出现一个在大运河上的超大型游乐体验区的项目规划,并且已经开始动工。眼看重要的文化遗产即将遭到灭顶之灾,张廷皓先生心急如焚,情急之下写了一封长长的紧急短信《拯救大运河遗产》向省政府反映情况,分析了这项工程将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不仅为当地带来经济风险,破坏重要文化遗产,违背大运河申遗时的承诺,同时也会带来水质污染,加剧当地防洪形势。

       在张廷皓研究员的呼吁之下,结局尚且让人满意:该地第一时间停止施工,全面开始考古挖掘。经初步研究,发掘出明代永乐年间船闸的完整遗存,这是明代第一任漕运总兵官、水利工程家陈瑄领导建造的重要遗产。经多方努力,该市决定完整保护这一重要遗址,其保护展示方案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定。同时全国政协也启动了由副主席带队的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监督。

       谈及怎样才能对文化遗产有正确的认识,张廷皓研究员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承载着这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代表着这个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的‘根’与‘魂’。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

 

辩保护:法者为大器

图六: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先生

      

       伍江教授是同济大学的常务副校长,常年活跃在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的第一线,利落的言语间无不显露出实干风范。

       伍教授从一起案例谈起。就在遗产日前几天,上海某法定文物保护对象的建筑公然被拆除,却无法实施相应的处罚办法。按照《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应罚款重置价(指在现时条件下,重新购置、建造或形成与评估对象完全相同或基本类似的全新状态下的资产所需花费的全部费用)的一至三倍金额。先不提如今建造的费用与地价相比只是九牛一毛,这个数量级的罚款在开发商眼中不值一提,同时,历史建筑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具有文物属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对这一行为的罚款规定赫然写着“最高不超过50万元罚款”。

       伍教授明确指出,文化遗产相关的法律空隙和管理漏洞让人唏嘘。由于没有具体的明令处罚措施,大量文化遗产,尤其是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屡屡惨遭破坏,却无法制止

       对于这个观点,乌丙安教授在对谈中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时也有共鸣。乌老先生表示,非遗法中的条例始终没有细节,无法实行。各地的条例多为纸上谈兵。同时他也提倡非遗法的建设必须建立在民间调查的基础上,才能具有可操作性

       针对每一类的文化遗产,都应该制定更加清晰、有可操作性的法律。这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刻不容缓的关键工作。

 

辩传承:任重而道远

图七: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创会会长耿莹女士


       耿莹女士是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的创会会长,她将这个自己一手创立的基金会比作“不停电的小灯泡”。如今,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已走过十年风雨,而耿会长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初衷,维持着这盏“小灯泡”发光发亮,努力照亮所有华夏子女的精神家园。

       耿莹会长已经78岁高龄,一头银丝梳理得十分齐整,没有一丝凌乱。她腰板挺得笔直,双目烁烁有神,一言一行都显露出大家风范。

       “文化是什么?”,在演讲的开篇,耿会长就对全场抛出这样的问题,正当全场人默默思考之际,耿会长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定义文化就是生活,是从我们的远祖开始世世代代生活的积累。”一句话让人肃然起敬,这正是真正历经生活洗礼但又真心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说出的答案。

       耿莹会长提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尽管中华文化在近几十年中受到外来文化的一定冲击,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仍在延续。身为华夏子孙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有与身俱来的文化自信和使命感,将中华文化保护和传承下去。作为保护文化遗产的民间力量,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一直秉承这个信念,不断地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辩传承:任重而道远

图八:主持人杜晓帆教授与论坛嘉宾进行对谈  


       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乌丙安教授认为必须回归生活。他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传承人,保护和传承的关键不在传承人的审议和评选,而在于广大传承人在民众中、社区中、社会中如何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在生活中的,如果非遗的传承不是民众自发性的,根植于日常生活的,就没有意义。

       谈到“文化遗产保护是为了谁”这一难题时,伍江教授回答:“不是为了我们,而是为了我们的后代,我们有责任将前人创造的财富传承给下一代。”。主持人杜晓帆教授指出这与国际社会所提倡的“代际公平”殊途同归:文化遗产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这一代不能掠夺下一代应该享受的文化遗产资源。

图九:对谈现场    


       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强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国务院于2006年起将每年六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并从今年起,“文化遗产日”改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遗产日的主题为“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充分展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于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在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位德高望重的嘉宾共聚复旦大学,碰撞思想,分享观点,给专家学者和莘莘学子带来了精神上的感动和思想上的启迪,对于热爱和从事文化遗产行业的青年学生和学者尤其具有启示意义。这些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却仍然奋斗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岗位上的前辈们为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编辑:缪璟

摄影:邓云、徐婉君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供稿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86)021-65642222

Copyright©2017复旦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