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643739 微信ID: FDCLCRR clcrr@fudan.edu.cn

关键词

城市空间的转型困境:青岛老城区的历史与近况

发布时间:2017-04-05  阅读次数:2450

       2017年4月5日下午,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联合举办的复旦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讲座第七场,在复旦大学博物馆颖琴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的主讲人是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的博士后,同时也是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的德籍人类学学者菲利普·德姆根斯基(Philipp DEMGENSKI)。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杜晓帆教授担任主持,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军队营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奚江琳副教授进行点评。出席讲座的还有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张安蒙,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讲师孔达博士、祁姿妤博士、石鼎博士和赵晓梅博士等。

      菲利普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期间,曾于2012年前往青岛市进行为期18个月的田野调查,并以此为题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这次,他以此为基础,用人类学家的视角解读青岛市大鲍岛和青岛特色建筑“里院”的历史与近况,并与我们分享他对青岛城市建设、旧城改造的专业研究与个人感受。

主讲人菲利普·德姆根斯基(左)  杜晓帆教授(右)

内容综述

       青岛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被德国占领,留下来不少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今天的青岛也因此以欧式建筑著称。但是今天菲利普所讲的是青岛浪漫风情的另一面,一个不太一样的区域——大鲍岛。大鲍岛最初是德国规划的华人区域。虽然青岛跟中国的其他城市一样空间变化十分显著,但大鲍岛一直存留至今。大概十年以前,一些当地的学者开始研究大鲍岛里一种青岛独有的建筑形式——里院。自从发现了里院的价值,大鲍岛突然就被赋予了历史价值,从一个“贫民窟”变成了一种所谓的要保护的文化遗产。所以不同的群体开始对大鲍岛和里院进行不同的阐释和争论,甚至影响到了一系列的改造项目。但是至今为止,所有关于大鲍岛的改造项目都全面失败。

       菲利普根据人类学中的全观论探讨了城市改造和文物保护所谓的历史价值,然后通过以下的角度讨论大鲍岛面临的一些问题。

       注:全观论(Holism)也称为整体论,指的是当我们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研究时,要尽量尝试从所有方面所有角度去分析和了解这个现象。

图1:大鲍岛位于旧城区的市中心北部,地理位置优越

一.历史沿革

       菲利普首先简单介绍了青岛市的历史沿革和被德占领期间青岛的城市建设。当时的种族歧视十分严重,德国人把欧人区和华人区划分的十分清楚,中间还有隔离带隔开。

       在德国人入侵之前,大鲍岛只是一个村庄,后虽被拆毁,但是建立城市之后还是沿用了之前的名字。在德占时期,大鲍岛属于高档的华人区,也是最先出现里院这一建筑形式的地方。菲利普介绍说,里院是一种融合中式和欧式建筑风格的组合,同时也融合了商用和居住两种功能。但是它的具体风格是很难界定的,因为它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图2:大鲍岛部分鸟瞰图


       大鲍岛的形成和里院的形成有很直接的关系。当时的德国殖民政府在建筑方面管理的非常严格。按照这些规定,大鲍岛的建筑最多只能建两层高,所以今天看到的两层的里院建筑很大可能是德占时期建立的。除此之外,德国人还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建筑形制、防火、卫生和建筑材料的规定。为了汽车在十字路口转角方便,交出路口处的里院外缘被设计成多边形而不是直角。

       菲利普表示,“德国人给中国人设计出了里院”这一说法肯定是错误的。作为华人区中的高档区域,大鲍岛发展得非常快,许多来自中国各地的人都搬进了这一区域,同时也把不同的建筑风格带入其中。由于大鲍岛的迅速扩展,刚才所说的隔离带很快在1908、1909年消失了。后来一战开始,日本人代替德国人对青岛进行统治。日本人来到青岛之后按照德国人原来的计划继续开发青岛的北部。1922年青岛回归,属于中国自己管辖。对于里院和大鲍岛来说,这段时期相当重要。那时候的建筑规定也没有德国时期那么严格,所以当时就开始有了三层、四层的建筑。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变化。总的来说,在中国人自己管理青岛的时候,里院成为了一个城市有特色的建筑组合和生活方式。当时不仅在大鲍岛,青岛的其他地方也出现了里院。可以说从这时候开始里院变成属于青岛自己的,而不是从外引进的一种文化。所以现在有许多人认为它具有保护价值。

       菲利普对里院的历史这一部分做出如下总结:

1)青岛里院不是一个先设计出来的东西,它没有任何图纸和模型,它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里院没有一个标准的建筑风格。里院的建筑风格很难界定。

2)里院是符合本土生活方式的建筑,而非侵略遗产。今天的大鲍岛,包括里院,不仅代表一个具体的时期,它代表整个20世纪的发展与空间改革。

图3:菲利普自己设计的地图,用不同颜色标注了大鲍岛的各个部分是哪个时期所建成的


       英国学者Doreen Massy提过一个理论:人和一个地方不仅有一个history,而是multitude histories。意思很简单,就是当我们说到历史时说的不是具体的一个时间点,而是一个过程。菲利普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从他所解读的大鲍岛的历史,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大鲍岛对应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时间,而是一个积累起来的过程(cumulative process)。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二.近况分享

       近年来青岛市的城市空间变化十分显著,大部分的里院也已经被拆除,剩下里院最多的地方是大鲍岛,这恰巧也是它们最初出现的地方。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青岛市政府建设青岛市新城区以来,老城区开始逐渐退化。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利用旅游业保护和开发老城区,但一直都没有取得成功。针对大鲍岛的改造项目也因为经济收入与昂贵的改造费用难以平衡而一再搁置。

       接下来,菲利普分享了他在大鲍岛进行田野调查的经历。从照片不难看出,里院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但其中也不乏有装修很好的例子,这说明居住环境差不仅仅是房子本身的问题。菲利普所居住的里院有60多户人家,每户人家平均只有十平方米的室内面积,整个院子共用一个水龙头和一间厕所,每晚还会按时停水。如此狭小又开放的生活环境必然会不断引起关于公共空间的矛盾和问题。菲利普回忆起他刚搬进大鲍岛时,总是想起中国作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关于公共空间的一段话:

图4:菲利普所居住的里院的内部空间


       接下来,菲利普为我们介绍了里院的居民。他们主要由三个群体构成:①老住户②长期移民者(分为在大鲍岛区内工作和在外面工作两个小群体)③短期移民者。除此之外还有少数研究生和人类学家。

       在里院中,涉及到人和城市空间关系的主要问题有:①金钱问题②拆迁问题③情感问题④教育问题⑤人际关系问题⑥工作问题。这些问题都有许多复杂的因素牵扯其中。大鲍岛的空间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和整个老城区,甚至整个青岛是互相联系的。更重要的一点,它帮助许多初入青岛的移民者融入到当地的底层经济生活。例如,居住在同一个里院的海鲜商贩与啤酒屋商家会经常相互合作。一个城市空间并非静止或固定的,而是一个不断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对其利用、挪用和改造,并赋予它意义。

       讲座的最后,菲利普提出了他的思考和结论,总结为下面四点:

1)大鲍岛与里院代表一个历史过程,反映出人在城市化历史进程中面临的类似困境。

2)大鲍岛的“内在价值”在于它的转型状态。如何“保护”一个不断转变的城市空间呢?

3)大鲍岛最需要的是规模小的保护和改造工作。但在中国往往只有规模最大、最可见的改造项目才会受到高度评价。

4)中国正处于旧建筑旧区域改造的风潮之中,很多居民认为不改造是不公平的,而且要求有所收益。保护里院这样的文化遗产,最终目的是保护建筑还是保护当地人的生活?

奚江琳副教授对讲座进行点评

奚江琳副教授点评:

       今天菲利普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与我们分享了青岛的另一种居住形式,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今天中国所有的城市都面临着城市改造和发展的困境,这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学困境。今天的大鲍岛属于城市的灰色地带,但它既为城市底层人士提供了生存发展空间,也成为了许多老市民珍贵的回忆。在旧城区改造的过程中,这两类人的需求都应得到关注。今天我们谈及城市改造时,既不能割裂城市横向发展的脉络,也不能割裂纵向的历史过程发展脉络。我对于城市发展这一问题还是十分乐观的,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市民素质的提高,菲利普今天所思考的困境将会逐步解决。

 

本稿由复旦大学文博系缪璟、祁姿妤整理撰写

 照片由复旦大学文博系徐婉君拍摄

图片由主讲人菲利普·德姆根斯基提供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86)021-65642222

Copyright©2017复旦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