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643739
微信ID: FDCLCRR
clcrr@fudan.edu.cn
2021年,复旦大学与石阡县人民政府共建“复旦大学乡村遗产教学实习暨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基地”,落地楼上村,在乡村遗产保护利用、校地合作协同育人等方面实现优势资源互补。2022年,复旦师生又与国荣乡联合小学合作,开展遗产教育、儿童文物竞赛、遗产直播等主题活动。
自 2023 年 3 月起,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润物乡村知行社、复旦大学乡村遗产教学实习暨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基地与国荣乡联合小学签订协议,合作开展“遗产地社区教育——楼上课堂”公益课程。
课程以文化遗产科普教育、遗产地社区教育为主要内容,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旨在引导同学们从文化遗产的视角了解家乡历史、传承家乡文化,建立起对家园、村落的认同感与责任感,成长为有担当的遗产地主人。同时,课程将通过非遗传习、村民口述史课堂等形式,吸引村民广泛参与教育过程,延续乡土文化言传身教、代代相承的传统方式,探索活态遗产社区可持续保护发展的方法。。
2023年度的楼上遗产课堂自4月初启动,于每周二、周四下午在润心复旦书房开设,面向楼上小学各年级学生共计95人。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介绍文化遗产的概念、类型等基础知识;二是延伸到遗址、文物等专题内容;三是邀请村内掌握技艺、熟悉历史的村民参与,开展非遗与口述史课堂;四是带领同学们回归村落社区,深入了解文物建筑,培养认知、解读遗产的能力,成为村落文化的传播者。
本周的课程主题为“认识文化遗产”。在这一课,我们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的世界遗产地”两个主题视频展开,向同学们介绍:什么是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有哪些类型,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分享了几处典型的遗产地案例。课堂上,还以楼上村古建筑群为例,介绍了我国的文物保护制度;以杭州西湖为例,引导同学们理解文化景观的概念,感受遗产中人文与自然的共生,历史的活态延续。
课程最后,围绕“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作为遗产地的主人应当怎么做”进行了简单讨论,启发同学们建立自信、担当责任,走出课堂,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家乡的历史文化。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 电话:(86)021-65642222
Copyright©2017复旦大学版权所有